,个人简历
1989年1月-2000年2月 在建设部中国建设物资总公司工作,历任设备部经理助理(1993年)、设备部副经理(副处长,1994年)、北京中建天利物资贸易公司副经理(1999年),主管建设部系统机电仪外汇、进出口贸易、机电设备、出租汽车营运车辆供应等工作。
2000年2月-2011年11月 调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工作,历任宏观经济研究部第一研究室副主任(2001年)、第一研究室主任(2006年)、社会发展部副部(2011年),2001年被评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2007年被评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2011年10月-2012年11月 受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委派参加中央组织部博士服务团,到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挂职副州长、州政府党组成员,协助分管州政府研究室、教育、科技、文广新、卫生、旅游、体育等工作,联系州红十字会、州共青团、州科协、州社科联、州文联等工作。
研究领域
经济增长 金融发展
教育背景
1983年7月-1987年7月 于山东经济学院(现山东财经大学)工商管理系物资经济专业学习,获经济学学士学位。
1987年9月-1989年1月 于北方交通大学(现北京交通大学)物资管理工程系物资流通与组织专业研究生班学习,1992年获工学硕士学位。
1996年9月-1999年7月 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宏观经济方向学习,获理论经济学博士学位。
国研报告
- [6] 企业家投资实体经济意愿下降原因分析及政策建议
- [7] 我国经济增速周期性波动的影响因素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 [8] 全球视角下居民收入的正态分布与消费品需求增长周期的内生机制——国际市场需求对国内消费品需求增..
- [9] 美国的经济政策取向与经济发展前景
- [10] 近年来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综合效力评估
- [11] 美国经济政策相对稳定情景下的经济复苏前景
- [12] 美国财政支出紧缩对经济复苏前景的影响
- [13] 金融危机之后美国经济的复苏特点
- [14] 以改善民生为核心 稳步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威海工业新区蔄山镇民生型城镇化模式的经验与启示
- [15] 新形势下东南沿海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和思路——以杭州为例
- [16] 我国物价上涨的影响因素、趋势与对策
- [17]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与对策
- [18]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我经济的影响与对策
- [19] 美国实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对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
- [20]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的影响
- [21]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美元广义汇率和美国债务的影响
- [22] 美国实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的背景与原因
- [23] 实现我国经济增长需求模式转换的路径与政策选择
- [24] 我国物价结构性上涨的影响因素及其未来走势
- [25] 2010年下半年和2011年我国经济发展前景的预测分析
- [26] 2010年我国经济运行的内在增长趋势与外部发展环境
- [27] 我国经济增速回调的影响因素分析
- [28] 我国经济运行的内在增长趋势与外部发展环境
- [29] 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力度扩大情景下的经济发展前景
- [30] 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力度适度收缩情景下的经济发展前景
- [31] 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力度保持稳定情景下的经济发展前景
- [32] 我国消费持续快速增长的周期性与结构性因素
- [33] 我国经济增速回升的周期性因素与需求因素
- [34] 推广粮食集中干燥技术 减少收储损失
- [35] 工业企业“去库存化”对GDP增速下滑的影响
- [36] 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大幅度波动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 [37] 我国经济增速下滑的产业因素与需求因素
- [38] 我国经济的周期性回调对GDP增速下滑的影响
- [39] 美国次贷危机的发展趋势及其对未来中美经济发展的影响
- [40] 次贷危机对美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评估
- [41] 美国次贷危机的生成机制与扩张效应
- [42] 2008年我国物价发展趋势预测与政策建议
- [43] 当前我国物价上涨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
- [44] 我国经济增长的内在趋势及其周期性波动特征
- [45]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及其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 [46] 长春净月潭旅游经济开发区生态经济的发展模式与经验总结
- [47] 投资率和消费率的国际比较分析
- [48] 保险业资产负债匹配风险及其管控
- [49] 人力资本积累对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影响
- [50] 我国保险市场竞争格局的主要特点及其演变趋势
- [51] 我国保险业的风险与对策
- [52] 国际保险业的发展特征与趋势分析
- [53] 我国科技投入与金融体制创新研究
- [54] 2004年经济增长趋势预测分析
- [55]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的周期性特征
- [56] 投资率和消费率的演变规律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 [1] 激发我国教育服务业就业效应的政策建议
- [2] 我国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问题与建议
- [3] 赴法出席“中法圆桌研讨会”和经合组织发展中心管理委员会高级别会议的收获和体会
- [4] 当前我国社会治理的难点热点问题与应对思路
- [5] 我国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建议
学术论文
- [6] 李建伟:我国经济增速深度回调的影响因素及发展前景
- [7] 不同政策取向对美国工业生产、家庭收入与就业的影响
- [8] 李建伟:美国经济复苏前景的多情景比较分析
- [9] 李建伟:金融危机之后美国经济的复苏特点
- [10] 李建伟:中国经济的中长期发展前景与能源需求
- [11] 李建伟: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的影响因素及其贡献评估
- [12] 李建伟:我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影响因素及其贡献评估
- [13] 李建伟、余斌:利息拿捏、汇率尺度与抑制我国物价过快上涨的对策选择
- [14] 陈道富、李建伟: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基调不宜改变
- [15] 李建伟:我国进口价格的影响因素及政策建议
- [16] 李建伟:我国城镇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影响因素及其贡献评估
- [17] 李建伟:扩大国内消费需求需从三方面着手
- [18] 刘世锦等:经济运行趋于正常增长轨道 积极推进相关领域改革
- [19] 李建伟、余斌:我国经济增速回调与发展前景判断:2010-2014
- [20] 李建伟、余斌:我国经济发展前景的预测分析
- [2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2010年经济形势分析与2011年展望
- [22] 李建伟:经济增速降中趋稳
- [23] 李建伟、余斌:未来两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与趋势
- [24] 李建伟:增速降中趋稳,通胀压力趋缓
- [25] 李建伟:2010年我国经济发展趋势的模拟分析
- [26] 李建伟:宏观调控政策力度紧缩 经济增速回调压力加大
- [27] 李建伟:经济回归快速增长轨道
- [28] 余斌、李建伟:我国物价结构性上涨的影响因素及其未来走势
- [29] 李建伟:我国经济运行的内在增长趋势与发展前景
- [30] 李建伟:反弹力度弱化,经济运行趋稳
- [31] 李建伟、余斌:我国经济增速下滑的产业因素与需求因素
- [32] 李建伟等: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的周期性波动特征与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33] 李建伟:弱化经济的流动性过剩是当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 [34] 赣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
- [35] 李建伟:商品房销售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因素分析
- [36] 李建伟、杨琳:保险业资产负债匹配风险及其管控
- [37] 李建伟:我国保险市场竞争格局的主要特点及其演变趋势
- [38] 杨琳、李建伟:国际保险业的发展特征与趋势
- [39] 李建伟:进出口贸易与我国经济增长
- [40] 李建伟:我国小商品出口形势分析
- [41] 课题组:科技发展亟待金融助力
- [42] 李建伟、米建国:当前我国投资增长的主要特征原因及对未来经济增长的影响
- [43] 李建伟:刘国光教授经济增长理论——改革开放之前的理论体系与实证研究
- [44] 卢中原等: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期有多长
- [45] 李建伟:我国经济进入新的上升期
- [46] 卢中原等:非典对我国的经济影响分析
- [47] 李建伟:赛得模式具有独创性
- [48] 课题组:当前经济运行的特点与走势
- [49] 课题组:2002-2003年经济形势分析与政策建议
- [50] 课题组:2002~2003年经济形势与政策建议
- [51] 李建伟、米建国: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与金融抑制
- [52] 李建伟、米建国:实证分析: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的强相关关系
- [53] 李建伟,米建国:理论分析:金融适度发展与最优经济增长
- [54] 李建伟:金融结构转变与实体经济结构升级
- [55] 李建伟:未来金融创新新领域:资产证券化
- [56] “十五”计划研究课题组:“十五”期间的宏观经济政策取向
- [57] 李建伟、米建国:我国经济增长中长期波动的特征与政策建议
- [58] 李建伟、米建国:我国经济增长中期波动的特征与因素分析
- [59] 李建伟、米建国:我国短期经济增长波动的特点与因素分析
- [60] 课题组:利用外资对我国技术进步的影响
- [61] 课题组:利用外资对我国经济结构转变的影响
- [62] 李建伟、米建国:经济增长的动态均衡过程及其波动的根源
- [63] 课题组:利用外资对国际收支平衡的影响
- [64] 米建国、李建伟:[“十五”计划专题*宏观篇]“十五”时期的中国经济发展环境
- [65] 米建国、李建伟:[“十五”计划专题*宏观篇]“十五”期间的国际收支政策
- [66] 米建国、李建伟:[“十五”计划专题*宏观篇]“十五”时期的货币政策取向
- [1] 李建伟、赵峥: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
- [2] 李建伟:新常态下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 [3] 李建伟、赵峥: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挑战与路径选择
- [4] 李建伟:经济有望保持稳中趋升
- [5] 李建伟:美国的经济政策取向与经济发展前景
学术著作
- [6] 《资产泡沫:国际经验与我国现状》
- [7] 《中国式通胀:我国物价上涨的影响因素分析》
- [8] 《中国节能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
- [1] 《我国价格持续上涨的影响因素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中国式通货膨胀》
- [2] 《利用外资与中国经济增长》
- [3] 《中国货币与财政政策效果评析》
- [4] 《美国金融危机:根源、影响与发展趋势》
- [5] 《经济增长周期的内生机制及其动态均衡增长状态》
学术活动
- [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评估调研陕西省重大水利工程建设
社会荣誉
参与著作《利用外资与中国经济增长》获2002年外经贸部“安子介优秀著作”三等奖
参与著作《2003年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获第十一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著作奖
参与著作《中国货币与财政政策效果评析》入选新闻出版总署第二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
合著论文“中国经济发展态势预测:基于国际环境与国内条件”(《改革》2009年第11期)获2010年重庆市第十届期刊好作品一等奖
,个人简历 1989年1月-2000年2月在建设部中国建设物资总公司工作,历任设备部经理助理(1993年)、设备部副经理(副处长,1994年)、北京中建天利物资贸易公司副经理(1999年),主管建设部系统机电仪外汇、进出口贸易、机电设备、出租汽车营运车辆供应等工作。 2000年2月-2011年11月调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工作,历任宏观经济研究部第一研究室副主任(2...
邀请授课:联系客服微信:17052226000(仅限嘉宾演讲类咨询,其他勿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您提供嘉宾信息展示,本平台信息仅交流。若您发现嘉宾信息需要更新或移除或版权,请联系我们告知并提供证明,我们将删除或更新!
智库专家
发布:
更新: 2025-09-07
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