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鸿声无限专家名人演讲公司
江苏鸿声无限专家名人演讲公司
位置 > 首页 > 知名专家 > 智库专家 > 陈发虎 兰州大学 副校长、党委常委 教授
陈发虎 兰州大学 副校长、党委常委 教授
陈发虎 兰州大学 副校长、党委常委 教授

,个人简历 1990年 在起在兰州大学地理系任教。 1992年 任兰州大学地理系副教授。 1995年 任教授和自然地理学博士生导师。 1998年 任兰州大学地理系副主任。 1999年-2005年 任资源环境学院院长。 2005年-2008年 任教
联系方式: 手机号码:
联系邮箱: 微信联系:
联系网址:http://www.jshswx.com/html/11112.html
名人邀约、专家演讲、专家授课邀请
面议 邀请讲课
官方微信:17052226000本号仅为演讲类咨询,其他勿扰。
详细内容
   
陈发虎 兰州大学 副校长、党委常委 教授,

个人简历

1990年 在起在兰州大学地理系任教。
1992年 任兰州大学地理系副教授。
1995年 任教授和自然地理学博士生导师。
1998年 任兰州大学地理系副主任。
1999年-2005年 任资源环境学院院长。
2005年-2008年 任教育部“985”二期“西北资源环境与生态”I类科技创新平台首席科学家。
2005年 起任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7年 任兰州大学副校长。
2008年 起任兰州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2010年 起任西部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研究领域

第四纪环境变化、气候变化和干旱区研究

教育背景

1984年 毕业于兰州大自然地理学专业,获学士学位。
1987年 获硕士学位,1990年获博士学位。
1995年-1997年 获英国利物浦大学地理系博士后。

学术兼职

现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教育部科技委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部学部委员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地理科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任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地理学会、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和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地理学会环境变化专业委员会主任
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干旱环境专业委员会主任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干旱半干旱区专业委员会主任
兼任《科学通报》特邀编辑
《冰川冻土》、《地理科学》、《干旱区资源与环境》、《Frontier of Earth Science》副主编
《科学通报》特邀编辑
《第四纪研究》、《地球科学进展》、《中国沙漠》、《湖泊科学》、《自然资源学报》、《干旱区地理》等多家杂志编委
国际多家杂志审稿人
国内多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社会荣誉

1994年 获教育部跨世纪人才计划。
1996年 获中国青年科技奖。
1997年 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
1997年 入选中组部1-2层次国家“百千万”人才计划。
1998年 获甘肃省优秀专家。
2002年 获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
2002年 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2005年-2008年 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2005年 起任国家外专局/教育部自然地理学学科引智创新计划负责人。
2007年 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研究成果

代表论著:
[1] Chen,F.H.,Chen,J.H.,Holmes,J.A.,Boomer,I.,Austin,P.,Gates,J.B.,Wang,N.L.,Brooks,S.J. and J.W. Zhang,2010,Moisture changes over the last millennium in the Arid Central Asia: a review,synthesis and comparison with monsoon region. 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29(7-8): 1055-1068.
[2] Zhang,D.J.,Chen,F.H.*,Bettinger,R. L.,Barton,L.,Ji,D.X.,Morgan,C.,Wang,H.,Cheng,X.Z.,Dong,G.H.,Guilderson,T.P. and Zhao,H.,2010,Archaeological records of Dadiwan in the past 60 ka and the origin of millet agriculture.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55⒃: 1636-1642.
[3] Fan YX,Chen FH,Wei GX,Madsen DB,Oviatt CG,Zhao H,Chun X,Yang LP,Fan TL,Li GQ,2010.Potential water sources for Late Quaternary Megalake Jilantai-Hetao,China,inferred from mollusk shell Sr/Sr ratios. Journal of Paleolimnology,43:577-587.
[4] Wang,J.S.,Chen,F.H.,Jin, L.Y.,Bai, H.Z.,2010.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ry/wet trend over arid central Asia over the past 100 years. Climate Research,41⑴:51-59.
[5] Chen,F.H.,Holmes,J.,Wünnemann,B. and Yu,Z.C.,2009,Holocene climate variability in arid Asia: Nature and mechanisms.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194:1–5.
[6] Chen,F.H.,Wang,J.S.,Jin,L.Y.,Zhang,Q.,Li,J. and Chen,J.H.,2009,Rapid warming in mid-latitude central Asia for the past 100 years. Frontier of Earth Science in China,3⑴: 42–50.
[7] Xie,Y.W.,F.H.,Chen* and J.G. Qi,2009,Past desertification processes of Minqin Oasis in arid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World Ecology,16⑷: 260–269.
[8] Zhao,Y.*,Yu,Z.C.,Chen,F.H.*,Zhang,J.W.,Yang,B.,2009,Vegetation response to Holocene climate change in monsoon-influenced region of China. Earth-Science Reviews,97: 242-256.
[9] Jin,L.,Peng,Y.,Chen,F.,and Ganopolski,A. 2009,Modeling sensitivity study of the possible impact of snow and glaciers developing over Tibetan Plateau on Holocene African-Asian monsoon climate. Climate of the Past,5,457–469,2009.
[10] Barton,L.,Newsome,S.D.,Chen,F.H.,Wang,H.,Guilderson,T.P. and R.L. Bettinger,2009,Agricultural origins and the isotopic identity of domestication in northern China. PNAS,106⒁: 5523–5528.
[11]Chen,F.H.Yu,Z.C.,Yang,M.L.,Ito,E.,Wang,S.M.,Madsen,D.B.,Huang,X.Z.,Zhao,Y.,Sato,T.,Birks,H.J.B.,Boomer,I.,Chen,J.H.,An,C.B.,Wünnemann,B.,2008,Holocene moisture evolution in arid central Asia and its out-of-phase relationship with Asian monsoon history. 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27: 351–364.
[12] Chen,F.H.,Fan,Y.X.,Chun,X.,Madsen,D.B.,Oviatt,C.G.,Zhao,H.,Yang,L.P.,Sun,Y.,2008,Preliminary Research on Paleolake Jilantai-Hetao in Late Quaternary.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53⑾:1725-1739.
[13] Zhang,P.Z.,Cheng,H.,Edwards,R.L.,Chen,F.H.,Wang,Y.C.,Yang,X.L.,Liu,J.,Tan,M.,Wang,X.F.,Liu,J.H.,An.,C.L.,Dai,Z.B.,Zhou,J. Zhang,D.Z.,Jia,J.H.,Jin,L.Y.,and K.R. Johnson,2008,A Test of Climate,Sun,and Culture Relationships from an 1810-Year Chinese Cave Record. Science 322,940-942.
[14] An,C.-B.,Chen,F.-H.,Loukas,B.,2008,Holocene Environmental Changes in Mongolia: A Review. 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63:283–289.
[15] Yang,L.P.,Chen,F.H.*,Chun,X.,Fan,Y.X.,Sun,Y.,Madsen,D.B. and Zhang,X.Q.,2008,The Jilantai Salt Lake shorelines in Northwestern arid China revealed by remote sensing images. 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72:861-866.
[16] Gou,X.H.,Chen,F.H.,Yang,M.X.,Gordon,J.,Fang,K.Y.,Tian,Q.H. and & Zhang,Y.,2008,Asymmetric variability between maximum and minimum temperatures in Nor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 Evidence from tree rings. Science in China,51⑴:41-55.
[17] Chen,F.H.,Cheng,B.,Zhao,H.,Fan,Y.X.,Madsen,D.B. and Jin,M.,2007,Post-glacial Climate Variability and Drought Events in the Monsoon Transition Zone of Western China between Monsoon and Westerly dominant regions since the last deglacial. In D.B. Madsen,F.H. Chen and X. Gao (Eds),Late Quaternary 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Adaptation in Arid China. Developments in Quaternary Science,2007,Elsevier,Amsterdam,11-24.
[18] Jin,L.Y.,Chen,F.H.*,Claussen,M. and Ganopolski,A.,2007,Response of East Asian climate to Dansgaard/Oeschger and Heinrich events in a coupled model of intermediate complexity.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112,D06117,doi: 10.1029/2006JD007316.
[19] Li,J.B.,Chen,F.H.*,Cook,E.R.,Gou,X.H. and Zhang,Y.X.,2007,Using tree-rings and the Palmer drought severity index to reconstruct the drought history in Helan mountain,north central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matology,27: 903–909.
[20] Gou,X.H.,Chen,F.H.,Jacoby,G.,Cook,E.,Yang,M.X.,Li,J.B.,2007,Streamflow variations of the Yellow River over past 593 years in western China reconstructed from tree rings. Water Resource Research,VOL.43,WO6434,doi:10.1029/2006WR 005705.
[21] Zhou,A.F.,Chen,F.H.*,Qiang,M.R.,Yang,M.L.,Zhang,J.W.,2007,The discovery of annually laminated sediments (varves) from shallow Sugan Lake in inland arid China and their paleoclimatic significance.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50⑻: 1218-1224.

,个人简历 1990年在起在兰州大学地理系任教。 1992年任兰州大学地理系副教授。 1995年任教授和自然地理学博士生导师。 1998年任兰州大学地理系副主任。 1999年-2005年任资源环境学院院长。 2005年-2008年任教育部“985”二期“西北资源环境与生态”I类科技创新平台首席科学家。 2005年起任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
邀请授课:联系客服微信:17052226000(仅限嘉宾演讲类咨询,其他勿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您提供嘉宾信息展示,本平台信息仅交流。若您发现嘉宾信息需要更新或移除或版权,请联系我们告知并提供证明,我们将删除或更新!
智库专家 发布: 更新: 2025-09-07 阅:


讲师相关
陈发虎 兰州大学 副校长、党委常委 教授 陈发虎 兰州大学 副校长、党委常委 教授 ,个人简历 1990年 在起在兰州大学地理系任教。 1992年 任兰州大学地理系副教授。 1995年 任教授和自然地理学博士生导师。 1998年 任兰州大学地理系副主任。 1999年-2005年 任资源环境学院院长。 2005年-2008年 任教育部“985”二期“西北资源环境与生态”I类科技创新平台首席科学家。 2005年 起任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7年 任兰州大学副校长。 2008年 起任兰州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2010年 起任西部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研究领域

热门讲师
李兆前 李兆前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会长 李兆前,男,汉族,1962年1月生,山东省胶州市人,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管理学博士学位,教授,博士生导师。 1978.10—1985.07 山东工学院(山东工业大学)第一机械系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学习,获工学学士、硕士学位; 1985.07—2000.06 历任山东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副主任、副院长、校长助理、副校长; 2000.06—2001.06 山东省经贸委副主任(2001年2月,明确正厅级); 2001.06—2002.12 山东省日照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市长;

向松祚 向松祚中国宏观经济学家,深圳市大湾区金融研究院院长 向松祚老师简介 著名经济学家,中国农业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深圳市大湾区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主要创办人、理事兼副所长。同时还担任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海外学院,三峡大学等多所大学兼职教授,以及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经济研究所高级顾问,货币金融机构官方论坛(OMFIF)顾问委员会副主席等等。 向松祚教授是中美经济学家对话会中方特邀代表,曾经担任中国外交部国际经济金融咨询委员会委员。他是央视财经频道

陈至立 陈至立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党组成员,全国妇联主席 陈至立,女,汉族,1942年11月生,福建仙游人,1961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4年9月参加工作,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电介质物理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副研究员。现任中共中央委员,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党组成员,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副主席。

陈昌智 陈昌智十二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民主建国会中央主席 陈昌智:十二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民主建国会中央主席,1945年7月生,湖北孝感人,民建成员,1968年9月参加工作,四川大学经济系中国经济史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副教授。

刘晓峰 刘晓峰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原常务副主席 刘晓峰,男,汉族,1947年1月生,四川成都人,农工党成员,大学学历,高级工程师。1970年参加工作,历任四川省交通厅航务管理局工程师、副局长,四川省交通厅副厅长等职。1997年起,任农工党四川省副主委、主委,四川省副省长。2003年起,任农工党中央常委、专职副主席,十一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兼职)。2013年3月至2018年3月,任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

讲师动态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管中心王强处长莅临我院调研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管中心王强处长莅临我院调研2023年11月9日下午,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管中心标准管理处处长王强莅临我院,就强制性卫生健康标准在医疗机构中的应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开展调研并座谈。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医院

苏波、孙基昌、赵华林、赵天寿、柴天佑等专家院士受邀出席2025工业绿色微电网创新 苏波、孙基昌、赵华林、赵天寿、柴天佑等专家院士受邀出席2025工业绿色微电网创新4月12日,2025工业绿色微电网创新发展山东推进会在泰安市举行。推进会以“推动工业绿色微电网创新发展·促进零碳工业园区建设”为主题,聚焦工业绿色微电网创

江苏鸿声无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http://www.jshswx.com/

百度统计 | 苏ICP备2025208811号-1

江苏鸿声无限专家名人演讲公司 专家授课、名人演讲、名人邀请讲课

江苏鸿声无限专家名人演讲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感谢演讲公司技术支持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的文章、文字、图片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公司观点,若有疑义,请与本站联系处理。处理邮箱:flashpe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