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鸿声无限专家名人演讲公司
江苏鸿声无限专家名人演讲公司
位置 > 首页 > 知名专家 > 智库专家 > 何帆
何帆
何帆

, 何帆 2019年起,任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8] 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 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任财新智库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研究部主任 2014
联系方式: 手机号码:
联系邮箱: 微信联系:
联系网址:http://www.jshswx.com/html/11240.html
名人邀约、专家演讲、专家授课邀请
面议 邀请讲课
官方微信:17052226000本号仅为演讲类咨询,其他勿扰。
详细内容
   
何帆,

何帆

何帆


2019年起,任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8]

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

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任财新智库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研究部主任

2014年2月-12月任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访问学者

2010-2014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

2002-2010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助理

2000-2009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世界经济》编辑部主任[7]

社会任职

财新传媒首席经济学家、财新智库董事总经理、研究部主管,同时任纽约新经济思维研究所(Institute for New Economic Thinking)高级研究员。

中国人民银行汇率专家组成员、财政部国际司顾问、商务部WTO司顾问、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新兴经济体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金融学会会员、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特约评论员、新华社特约观察员、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青年全球领袖、亚洲社会青年领袖、美中关系委员会青年领袖、央行行长及学者30人小组(Bellagio Group)成员。[2]

现被厦门大学EMBA管理学院特聘为EMBA讲师,同陆磊教授一同讲授EMBA课程-《宏观经济理论与实践》,从2018年开始,何帆会用30年时间,每年撰写一份中国经济年度报告,记录中国2019-2049的变化[9]。

主要成就

科研综述

主持世界银行、德国阿登纳基金会、东亚发展网络(EADN)、财政部多项课题。

已经出版的专著包括《变量[3]》《大局观:真实世界中的经济学思维[4]》《为市场经济立宪:当代中国财政问题报告》《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对外政策;寻找新的理论视角》《出门散步的经济学》等,并有多部译著。

在国内重要经济学期刊发表论文30多篇、并在在各种主流媒体发表财经济评论100多篇,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参与翻译图书


《The World Is Flat》作者:Thomas L.Friedman[1]

研究领域

国际金融、国际政治经济学和中国宏观经济、宏观经济理论与实践。国内经济现象有着透彻的剖析,对金砖国家、美国以及整个世界经济形势也有着深刻的解读。[2]

科研情况


政策研究


广泛参与关于人民币汇率改革、宏观形势分析、区域经济合作、中美经济战略对话、G20等问题的政策讨论。

2005年参加温家宝总理主持的汇率改革专家座谈会并做专题报告。

多次参加中财办、国办、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召开的宏观经济形势讨论会及专题讨论会。

为中财办、国办提交20余份报告,其中多份报告得到国务院领导的批示。

主持深圳前海金融业发展规划,多项政策建议已经落地。


课题研究


  1. 《资本账户自由化的次序》何帆主持,福特基金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金融研究中心研究项目,2001年完成。

  2. 《衡量中国金融体系脆弱性的指标体系》何帆主持,东亚发展网络(EADN)资助,2002年完成。

  3. 《东亚经济中的宏观政策协调和货币合作》余永定和何帆主持,亚洲研究中心资助课题,2002年底完成。

  4. 《区域经济合作:中国的观点》何帆主持,世界银行委托课题,2002年完成。

  5. 《人民币影子汇率和均衡汇率》何帆主持,建设部课题,2003年完成。

  6. 《美国贸易逆差的可持续性研究》何帆主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004年完成。

  7. 《东亚货币合作:中国的对策》何帆主持,财政部课题,2004年完成。

  8. 《传染病对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影响以及对策分析》何帆主持,社科院B类重大课题,2004年完成。

  9. 《中国与G7/G20》何帆主持,财政部课题,2005年完成。

  10. 《中国的对外援助战略研究》何帆主持,财政部课题。

  11. 《汇率风险和汇率衍生产品的开发研究》何帆主持,上海期货交易所课题。

  12. 《清迈协议审议》何帆主持,中国人民银行课题。

  13. 《汇率风险对期货业的影响》何帆主持,上海期货交易所课题。

  14. 《清迈协议多边化改革建议》何帆和高海红主持,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课题。

  15. 《中国的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何帆主持,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课题。

  16. 《改善亚太国家经济政策的微观基础》何帆主持,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课题。

  17. 《国际收支失衡与中国发展战略的调整》何帆主持,中国经济改革基金会课题。

  18. 《境外企业和个人如何对冲人民币汇率风险及境外银行持有离岸人民币头寸问题研究》何帆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19. 《前海金融发展规划》何帆主持,深圳前海课题。

  20. 《前海建立国际金融组织中心的战略设计》何帆主持,深圳前海课题。

  21. 《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调研及政策建议》何帆主持,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课题。

  22. 《中国周边地区金融秩序研究》何帆主持,外交部和国家开发银行课题。

  23. 《深圳土地投融资制度改革》何帆主持,深圳市规土委课题。

  24. 《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战略研究》何帆主持,财政部课题。

  25. 《国际经济形势跟踪和G20热点问题分析》何帆主持,财政部课题。

  26. 《金砖银行和亚洲基础设施银行的可行性政策报告》何帆主持,财政部课题。

  27. 《中印未来五年经贸合作规划》何帆主持,商务部和国开行课题。

  28. 《中国海洋金融和海洋产业发展》何帆主持,中集集团和国开行课题。

  29. 《中国的国际资本流动:趋势、经济影响与政策建议》何帆主持,亚洲开发银行和AMRO课题。[7]

出版著作


主要著作


  1. 何帆,1998:《为市场经济立宪:当代中国财政问题报告》,今日中国出版社。

  2. 何帆,2001:《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对外政策:寻找新的理论视角》,世界知识出版社。

  3. 何帆,2001:《出门散步的经济学》(文集),天津人民出版社。

  4. 何帆,2003:《不确定的年代》(文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5. 何帆,2006,《胸中无剑》(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6. 何帆,2007,《失衡之困》(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

  7. 余永定、何帆主编,2004:《人民币悬念:人民币汇率的当前问题和未来调整》,中国青年出版社。

  8. 余永定、何帆等著,2005:《中国经济的夏天:当前的宏观形势和宏观政策分析》,中国青年出版社。

  9. 何帆、张斌主编,2006:《寻找内外平衡的发展道路:未来10年的中国与全球经济》,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10. 何帆、徐奇渊等著,2008,《人民币汇率改革的经济学分析》,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11. 何帆,2010,《一盘没有下完的棋: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与世界》(文集),中信出版社。

  12. 何帆、姚枝仲等著,2013,《中国的对外投资:理论与实践》,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13. 何帆、郑联盛著,2013,《欧债危机与中国的对策》,社科文献出版社。

  14. 何帆,2013,《若有所失》(文集),浙江大学出版社。

  15. 何帆,2014,《21世纪资本论导读本》,中信出版社。

  16. 何帆,2015,《先放一把火》(文集),中信出版社。

  17. 何帆、朱鹤,2016,《僵尸企业的经济学诊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即将出版)。

  18. 刘东民、何帆、张春宇等,2016,《中国海洋金融战略》,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即将出版)。


主要译著


  1. 余晖、何帆等译,2001:《管制与市场》(Daniel F. Spulber原著),上海三联书店。

  2. 何帆等译,2002:《亚洲的重生》(关志雄原著),华章图文出版公司。

  3. 何帆等译,2003:《全球经济中的创新与增长》(G. M. Grossman and E. Helpman原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 何帆等译,2003:《走向亚洲一体化的日元区》(关志雄原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5. 何帆等译,2003:《全球竞争力报告》(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华章图文出版公司。

  6. 何帆等译,2006:《世界是平的》(Thomas Friedman原著),湖南科技出版社。

  7. 何帆、林季红译,2007:《维基经济学》(Don Tapscot and Anthony Williams原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8. 何帆等译,2009,《又热又平又拥挤》(Thomas Friedman原著),湖南科技出版社。

  9. 何帆译,2010,《不可思议的年代》(Joshua Ramo原著),湖南科技出版社。

  10. 何帆等译,2012,《曾经的辉煌》(Thomas Friedman原著),湖南科技出版社。[7]

学术论文


部分英文文章


  1. Qiyuan Xu and Fan He, 2016, “The Influence of RMB Cross-border Settlement on the Chinese Economy”, China and World Economy, Volume 24-1, pp104-22.

  2. He Fan, Xiang Li and Dan Su, 2015, “International Capital Movement in China: Recent Trend, Economic Impacts and Policy Options”, AMRO Working Paper.

  3. He Fan and Tristram Sainsbury, 2015, “The G20 in 2016: How Can China Contribute?” in Mike Callaghan and Tristram Sainsbury eds. The G20 and the Future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Governance, Lowy Institute.

  4. Fan He and Xiaoming Pan, 2015, “China’s Trade Negotiation Strategies: Matters of Growth and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Working Paper.

  5. Fan He and Panpan Yang, 2015,“China’s Role in Asia’s Free Trade Agreements”, Asia and the Pacific Policy Studies, May,pp416-424.

  6. Fan He and Wang Bijun, 2013, “China’s Interest in Global Investment Regime”, EAPER Working Paper No.90,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7. Scott Kennedy and Fan He, 2013, “New Era, New Issue: U.S, China and Global Governance”, University of Indiana and IWEP Working paper.

  8. Fan He, 2009, “China and Global Governance”, KAS working Paper

  9. He Fan, 2009, “China’s Economic Reform: Success,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in Philippa Dee eds. Institutions for Economic Reform in Asia, Rutledge: London and New York.

  10. Zhang Ming and He Fan, 2009, “China’s Sovereign Wealth Fund: Weakness and Challenges”, China and World Economy, Vol17-1.

  11. He Fan and Tang Yuehua, “Determinants of the 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 in the Post-Cold War Period”, 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Vol2-2, pp.205-227.

  12. He Fan, Zhang Bin, Zhang Ming (2006). “After the CMI: The Future of Asian Monetary Cooperation and China's Role”, Globaliz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Series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Growth, Vol.1, edited by Yang Yao and Linda Yueh,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mpany, Imperial College Press, November.

  13. Zhang Bin and He Fan, 2007, “Is ACU Attractive to Asian Economies?” China and World Economy. January.

  14. He Fan and Qin Donghai, 2006, “China’s Energy Policy in the 21 Century”, China and World Economy, March 2006

  15. He Fan, 2002. “How Far is China away from a Financial Crisis”, China and World Economy, May, 2002.


部分中文文章


  1. 张宇燕和何帆,1996:《国有企业的性质》,《管理世界》,第5期,第6期。

  2. 何帆,1996,《市场经济的起源》,《国际经济评论》,9-10月号。

  3. 张宇燕和何帆,1997:《在国有企业的内部培育市场》,《国际经济评论》,3-4月号。

  4. 张宇燕和何帆,1997:《由财政压力引起的制度变迁》,载盛洪、张宇燕主编:《市场逻辑与制度变迁》,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年。

  5. 何帆,1998:《传统计划体制的起源、演变与衰落》,《经济学家》,第2期。转载于《新华文摘》。

  6. 何帆,《新制度经济学》,载余永定等主编,《西方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7. 何帆,1998:《未来世纪的竞争与规则》,《世界经济研究》,第5期。

  8. 何帆,1998,《饥饿、不平等与社会福利: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森的学术思想评述》,《国际经济评论》,11-12月号。

  9. 何帆,1999,《国际贸易对国内政治结盟的影响》,《国际经济评论》,9-10月。

  10. 何帆,2000:《开放政策能够带来经济增长吗?》,《国际经济评论》,9-10月号。

  11. 何帆,2000:《全球化的政治三难选择》,《国际经济评论》,7-8月号。

  12. 何帆,2000:《政府的质量》,《国际经济评论》,9-10月号。

  13. 何帆,2001:《金融危机之后的东亚货币合作》,《国际经济评论》,1-2月号。

  14. 何帆,2001:《入世与中国的政府改革》,《改革与战略》,第2期。

  15. 何帆,2002:《解析日元:新一轮贬值的原因及其影响》,《中国外汇管理》,第1期。

  16. 余永定、何帆和李婧,2002:《东亚金融合作:背景、最新进展与发展前景》,《国际金融研究》,第2期。

  17. 何帆,2002:《日元贬值难救日本》,《中国改革》,2002年第3期。

  18. 何帆,2002:《纵然复苏有望前景依然未卜:2002上半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中国外汇管理》,第7期。

  19. 何帆,2002,《为什么新兴市场易于爆发金融危机》,《求是》,第14期。

  20. 何帆,2002:《从华尔街丑闻谈起》,《求是》,第17期。

  21. 何帆、李志远,2002,《汇率变动和汇率制度变革的政治经济分析》,《世界经济与政治》,第11期。

  22. 何帆等,2002,《后WTO时代的中国经济》,《国际经济评论》,11-12月号。

  23. 何帆,2003:《国际金融形势》,载王洛林、余永定主编:《2002-2003: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社科文献出版社。

  24. 何帆,2003,《成长中的中国经济有利于世界繁荣》,《求是》,第6期。

  25. 何帆,2003,《东亚经济的复苏和调整》,《世界经济》,第3期。

  26. 何帆,2003,《伊拉克战争之后的世界经济》,《世界经济与政治》,第5期。

  27. 何帆,2003,《抵抗SARS:增强社会免疫力的改革良机》,《国际经济评论》,第5-6月号。

  28. 张斌、何帆,2003,《人民币升值策略分析》,《国际经济评论》,9-10月号。

  29. 覃东海、何帆,2003,《浅析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压力》,《社会科学战线》,第12期。

  30. 何帆,2003,《传染病全球化以及防治传染病的国际合作》,《2004年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社科文献出版社。

  31. 章奇、何帆、刘明兴,2003,《金融自由化、政策一致性与金融脆弱性》,《世界经济》,第12期。

  32. 何帆、姚枝仲、张静春,2003,《重新反思美国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战略与管理》,第6期。

  33. 何帆、肖莹莹,2003,《WTO多哈回合谈判的前景》,《财经问题研究》,第12期。

  34. 何帆,2004,《多边贸易谈判的政治经济分析:一个综合的理论框架》,《公共管理学报》,创刊号。

  35. 何帆,2004,《全球化中的国家利益冲突和协调》,《中国外汇管理》,第1-2期合刊。

  36. 张斌、何帆,2004,《如何在经济崛起时期的汇率升值压力:日本、德国的经验与启示》,《国际经济评论》,5-6月号。

  37. 李婧、管涛、何帆,《人民币跨境流通的现状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管理世界》,第9期。

  38. 何帆,《中国需要加入G7吗?》,《国际经济评论》,9-10月号。

  39. 姚枝仲、何帆,2004,《FDI会引起国际收支危机吗》,《经济研究》,第11期。

  40. 何帆,《相互依赖:审视世界经济政治体系的新视角》,《求是》,第21期。

  41. 漆畅青、何帆,《亚洲国家城市化的发展及其面临的挑战》,《世界经济与政治》,第11期。

  42. 何帆,《美元与美国霸权》,载王逸舟主编:《2004年国际政治黄皮书》,社科文献出版社。

  43. 何帆、覃东海,2005:《东亚建立最优货币区的成本和收益分析》,《世界经济》,第1期。

  44. 何帆、李婧,2005,《美元国际化的路径、经验和教训》,《社会科学战线》,第1期。

  45. 何帆、李婧,2005,《人民币国际化的成本收益分析》,《当代银行家》,第2期。

  46. 何帆,2005,《十五期间我国世界经济研究回顾以及十一五展望》,《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第3期。

  47. 张斌,何帆,2005,《如何调整人民币汇率:目标、方案和时机》,《国际经济评论》,3-4月号。

  48. 何帆,2005,《全球国际收支失衡与人民币汇率调整》,《山东财政学院学报》,第3期。

  49. 何帆、张明,2005,《国际货币体系不稳定中的美元霸权因素》,《财经问题研究》,第7期。

  50. 何帆、张斌、张明,2005,《对清迈协议的评议与改革建议》,《国际金融研究》,第7期。

  51. 何帆、郑联盛,《央行是否需要分行的论证:以美联储经验为参照》,《改革》,第8期。

  52. 高扬、何帆,2005,《中国外汇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次序》,《财贸经济》,第10期。

  53. 何帆、郑联盛、姚超,2005,《对人民币汇率改革的评论》,《2005年世界经济黄皮书》,社科文献出版社。

  54. 何帆、覃东海,2005,《面向未来的中国能源政策》,《2005年世界经济黄皮书》,社科文献出版社。

  55. 冯维江、何帆,2005,《直面现实的博弈论: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谢林思想评述》,《国际经济评论》,11-12月号。

  56. 漆畅青、何帆,2005,《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程中的贫民窟问题》,《开放导刊》,第6期。

  57. 张斌、何帆,2006,《亚洲货币单位的推出及其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管理世界》,第4期。

  58. 何帆,陈平,2006,《外汇储备的积极管理:新加坡和挪威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国际金融研究》,第6期。

  59. 张斌、何帆,2006,《货币升值的后果:基于中国经济特征事实的理论框架》,《经济研究》,第5期。

  60. 漆畅青、何帆,2006,《“城中村”的住房状况:以宁波为例》,《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第3期。

  61. 何帆、齐俊妍,2006,《中韩贸易结构分析》,《吉林大学学报》第6期。

  62. 何帆、王世华,2006,《中国经济内外部失衡与发展战略的调整》,《中国金融》。

  63. 何帆、张明,2007,,《中国国内储蓄、投资和贸易顺差的未来演进趋势》,第5期。

  64. 何帆、覃东海,2007,《美国贸易逆差调整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学术月刊》,第4期。

  65. 何帆、张明,2007,《中国的外汇投资公司会冲击国际金融市场吗》,《国际经济评论》,5-6月号。

  66. 王世华、何帆,2007,《中国的短期国际资本流动:规模、途径和影响因素》,《世界经济》,第8期。


  67. 何帆、张明,2007,《美国次级债危机是如何酿成的》,《求是》,第20期。

  68. 何帆、唐岳华,2007,《中国三部门储蓄和投资相关性的经验分析》,《财经问题研究》,第11期。

  69. 冯维江、何帆,2008,《日本股市与房地产泡沫起源及崩溃的政治经济学解释》,《世界经济》,第1期。

  70. 何帆、唐岳华,2008,《冷战后官方发展援助决定因素的经验分析》,《国际政治科学》。


  71. 何帆,2008,《越南金融动荡的根源与中国的对策》,《国际经济评论》,7-8月号

  72. 何帆、程融融、曾省存,2008,《美元汇率走势及其影响》,《中国金融》,2008(3):20-22.

  73. 何帆、郑联盛,2008,《越南的金融动荡及其诱因》,《红旗文稿》,2008(15):31-32.

  74. 李莉、何帆,2008,《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社会科学战线》,2008(5):27-36.

  75. 王世华、何帆,2008,《宏观调控的担子要由商业银行挑吗?》,《国际经济评论》,2008(1):35-38.

  76. 李国学、何帆,2008,《全球生产网络的性质》,《财经问题研究》,2008(9):3-9.

  77. 郑联盛、何帆,2008,《美国政府接管“两房”:原因、计划及影响》,《中国金融》,2008(19):25-27.

  78. 何帆、张明、徐奇渊,《美国政府能否拯救华尔街》,《求是》,2008(21):58-59.

  79. 刁莉,何帆,2008,《中国的对外发展援助战略反思》,《当代亚太》,2008(6):120-133.

  80. 何帆、王世华,2008,《商业银行如何应对信贷调控》,《中国金融》,2008(7):17-19.

  81. 何帆,《人民币国际化的现实选择》,《国际经济评论》,2009(4):8-14.

  82. 何帆,2009,《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退出”战略》,《中国金融》,2009(24):30-31.

  83. 何帆,2009,《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及其效果评述》,《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4):82-87.

  84. 张斌、何帆、徐奇渊,2009,《增长反弹超出预期结构改善未尽如意:警惕经济增长出现反转》,《国际经济评论》,2009(3):40-45.

  85. 何帆,2009,《美联储近期的救市政策及其潜在风险》,《国际经济评论》,2009(3):9-11.

  86. 何帆,2010,《希腊债务危机的结局》,《国际经济评论》,2010(4):147-149.

  87. 何帆,2010,《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与美国债务风险的比较分析》,《欧洲研究》,2010(4):17-25 159.

  88. 张明、何帆,2010,《中国的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均应及时调整》,《国际经济评论》,2010(3):92-107 4.

  89. 姚枝仲、何帆,2010,《经济增长继续高涨货币政策应及时退出》,《国际经济评论》,2010(1):86-93.

  90. 何帆、张斌、张明等,2011,《香港离岸人民币金融市场的现状、前景、问题与风险》,《国际经济评论》,2011(3):84-108.

  91. 王义中、何帆,2011,《金融危机传导的资产负债表渠道》,《世界经济》,2011(3):51-71.

  92. 徐建炜、徐奇渊、何帆,2012,《房价上涨背后的人口结构因素:国际经验与中国证据》,《世界经济》,2012(1):24-42.

  93. 徐奇渊、何帆,2012,《人民币国际化对国内宏观经济的影响——基于人民币跨境结算渠道的分析》,《广东社会科学》,2012(4):29-37.

  94. 陈平、何帆,2012,《关键货币境外余额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美国的境外美元管理及其对中国的影响》,《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1):74-92.

  95. 何帆、黄懿杰,2012,《日本是否会爆发债务危机?》,《日本学刊》,2012(4):3-18.

  96. 何帆、郭泰,2012,《世界经济形势展望与中国对策》,《中国金融》,2012(2):48-50.

  97. 何帆,2012,《全球愤怒:金融危机的政治后遗症》,《国际经济评论》,2012(1):55-72。.

  98. 张明、何帆,2012,《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在岸离岸套利现象研究》,《国际金融研究》,2012(10):47-54.

  99. 何帆,2013,《中国对外投资的特征与环境》,《中国金融》,2013(1):44-46.

  100. 何帆,2013,《互利共赢:中美经济合作的本质》,《求是》,2013(12)。

  101. 刘东民、何帆,2014,《中美金融合作:特征、挑战与策略》,《国际经济评论》,第2期,81-92页。

  102. 盛文军、何帆,2014,《资产型通货膨胀:成因、后果与治理》,《武汉金融》,第12期,4-8页。

  103. 何帆、罗知,《围绕皮凯蒂<21世纪资本论>的争论》,《国际经济评论》,41-57页。

  104. 刘东民、何帆、张春宇、伍桂、冯维江,2014,《海洋金融发展与中国的海洋经济战略》,《国际经济评论》,第5期,43-56页。

  105. 何帆,2014,《美联储的耶伦-费希尔时代》,《国际金融》,第1期,3-5页。

  106. 何帆,2015,《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金融支持》,《广东社会科学》,第5期,27-33页。

  107. 何帆、朱鹤,2016,《僵尸企业的识别与应对》,《中国金融》,第5期,31-35页。[7]

社会生活

担任App《何帆大局观》《何帆的读书俱乐部》《何帆报告》课程主理人、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经济学教授兼任熵一资本首席经济学家、财新传媒首席经济学家、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中国人民银行汇率专家组成员、财政部国际司顾问、商务部WTO司顾问、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秘书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共政策研究所常务理事、中国金融40人论坛成员、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特约评论员、新华社特约观察员、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青年全球领袖、亚洲社会青年领袖、北京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汇名家网特约讲师,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5]

做客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分享对杭州G20峰会召开及对世界经济形势的见解。

获得荣誉

时间 奖项全称
2011 第一财经金融价值榜“年度青年经济学家”

参考资料

1.我们的文化时间 · 人民网(引用日期:2019-01-04)

2.何帆 · 财新网(引用日期:2019-01-10)

3.2018《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发现和把握小趋势 · 光明网(引用日期:2019-01-08)

4.湘版好书榜 · 《湖南日报》(引用日期:2019-01-08)

5.2017北大汇丰经济论坛暨EDP“小牛资本”年会圆满举行_中国产经新闻网 · 中国产经新闻网(引用日期:2020-09-22)


,何帆2019年起,任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8]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任财新智库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研究部主任2014年2月-12月任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访问学者2010-2014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2002-2010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助理2000-20...
邀请授课:联系客服微信:17052226000(仅限嘉宾演讲类咨询,其他勿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您提供嘉宾信息展示,本平台信息仅交流。若您发现嘉宾信息需要更新或移除或版权,请联系我们告知并提供证明,我们将删除或更新!
智库专家 发布: 更新: 2025-09-07 阅:


讲师相关
何帆 何帆 ,何帆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   何帆,1992年毕业于海南大学,并获得学士学位,1996和2000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生院,分别获得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98年至2000年在美国哈佛大学进修;2000年至2002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做博士后;2002年8月晋升为副研究员;2008年晋升为研究员。现被厦门大学EMBA管理学院特聘为EMBA讲师,同陆磊教授一同讲授EMBA课程-《宏观经济理论与实践》。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国际金融研究中

何帆 何帆 , 教学经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 硕士生导师中央财经大学国际金融学院 硕士生导师天津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硕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硕士生导师 现任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院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曾经教授过的课程:国际金融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系硕士生、博士生课程国际政治经济学   国际关系学院硕士生课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系博士生课程公共政策分析&nb

何帆 熵一资本首席经济学家 何帆 熵一资本首席经济学家 ,熵一资本首席经济学家,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经济学教授、财新传媒首席经济学家。1996和2000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分别获得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98年至2000年在美国哈佛大学进修。曾在麻省理工学院、牛津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等著名高校做访问教授。其他学术和社会兼职包括:中国人民银行汇率专家组成员、财政部国际司顾问、商务部WTO司顾问、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新兴经济体研究会副会长、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特约评论员、新华社特约观察员、世界经济论坛(

何帆 何帆 , 著名经济学家,上海交大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兼任熵一资本首席经济学家,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北大汇丰商学院经济学教授。 主讲课题 复杂经济形势下的新机会 对未来经济形势的预判 ,著名经济学家,上海交大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兼任熵一资本首席经济学家,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北大汇丰商学院经济学教授。主讲课题复杂经济形势下的新机会对未来经济形势的预判

何帆 何帆 , 何帆 教学经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 硕士生导师中央财经大学国际金融学院 硕士生导师天津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硕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硕士生导师 现任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院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曾经教授过的课程:国际金融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系硕士生、博士生课程国际政治经济学   国际关系学院硕士生课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系博士生课

热门讲师
李兆前 李兆前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会长 李兆前,男,汉族,1962年1月生,山东省胶州市人,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管理学博士学位,教授,博士生导师。 1978.10—1985.07 山东工学院(山东工业大学)第一机械系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学习,获工学学士、硕士学位; 1985.07—2000.06 历任山东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副主任、副院长、校长助理、副校长; 2000.06—2001.06 山东省经贸委副主任(2001年2月,明确正厅级); 2001.06—2002.12 山东省日照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市长;

向松祚 向松祚中国宏观经济学家,深圳市大湾区金融研究院院长 向松祚老师简介 著名经济学家,中国农业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深圳市大湾区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主要创办人、理事兼副所长。同时还担任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海外学院,三峡大学等多所大学兼职教授,以及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经济研究所高级顾问,货币金融机构官方论坛(OMFIF)顾问委员会副主席等等。 向松祚教授是中美经济学家对话会中方特邀代表,曾经担任中国外交部国际经济金融咨询委员会委员。他是央视财经频道

陈至立 陈至立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党组成员,全国妇联主席 陈至立,女,汉族,1942年11月生,福建仙游人,1961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4年9月参加工作,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电介质物理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副研究员。现任中共中央委员,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党组成员,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副主席。

陈昌智 陈昌智十二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民主建国会中央主席 陈昌智:十二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民主建国会中央主席,1945年7月生,湖北孝感人,民建成员,1968年9月参加工作,四川大学经济系中国经济史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副教授。

刘晓峰 刘晓峰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原常务副主席 刘晓峰,男,汉族,1947年1月生,四川成都人,农工党成员,大学学历,高级工程师。1970年参加工作,历任四川省交通厅航务管理局工程师、副局长,四川省交通厅副厅长等职。1997年起,任农工党四川省副主委、主委,四川省副省长。2003年起,任农工党中央常委、专职副主席,十一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兼职)。2013年3月至2018年3月,任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

讲师动态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管中心王强处长莅临我院调研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管中心王强处长莅临我院调研2023年11月9日下午,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管中心标准管理处处长王强莅临我院,就强制性卫生健康标准在医疗机构中的应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开展调研并座谈。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医院

苏波、孙基昌、赵华林、赵天寿、柴天佑等专家院士受邀出席2025工业绿色微电网创新 苏波、孙基昌、赵华林、赵天寿、柴天佑等专家院士受邀出席2025工业绿色微电网创新4月12日,2025工业绿色微电网创新发展山东推进会在泰安市举行。推进会以“推动工业绿色微电网创新发展&middot;促进零碳工业园区建设”为主题,聚焦工业绿色微电网创

江苏鸿声无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http://www.jshswx.com/

百度统计 | 苏ICP备2025208811号-1

江苏鸿声无限专家名人演讲公司 专家授课、名人演讲、名人邀请讲课

江苏鸿声无限专家名人演讲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感谢演讲公司技术支持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的文章、文字、图片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公司观点,若有疑义,请与本站联系处理。处理邮箱:flashpe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