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益平
主要职务: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这是他的主要职务之一,负责学院的管理、教学、科研等工作,引领学院的发展方向。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是国内重要的经济研究和政策咨询机构,黄益平在此职位上发挥着重要的领导作用。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能够为央行的货币政策制定提供专业的意见和建议,对国家的货币政策决策有一定的影响力。他曾在 2015 年 6 月至 2018 年 6 月担任过该职务,2024 年再次入选。
国务院参事室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理事长、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参与国务院参事室的相关政策研究和咨询工作,为国家的公共政策制定提供智力支持。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crawford 公共政策学院 riotinto 中国经济讲席教授: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担任讲席教授,促进中澳之间的学术交流和经济研究合作。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成员(现任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是中国的金融专业智库,黄益平在其中担任重要角色,推动金融领域的学术研究和政策讨论。
中国经济 50 人论坛成员:该论坛是中国经济领域的重要学术交流平台,黄益平作为成员参与相关的经济研究和讨论活动。
英文学术期刊《China Economic Journal》主编和《Asian Economic Policy Review》副主编:负责学术期刊的编辑和管理工作,推动国内外经济学术研究的交流和发展。
研究领域:主要为宏观经济、国际金融、金融市场、农村发展以及数字金融。
简介:黄益平出生于 1964 年 3 月,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经济学博士,是中国知名经济学家。1984 年在浙江农业大学获得农学学士学位,1987 年在中国人民大学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他曾在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研究所担任助理研究员,后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深造并任教。还曾在花旗集团、巴克莱资本等金融机构担任要职。他的研究扎根于中国的现实问题,关注理论研究的现实价值。
著作:
《金融的价值》:深入剖析了金融之于国家、社会与个人的价值,阐述了金融体系的改革、创新、风险把控与监管,分析了金融的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金融开放的下半场》:对中国金融开放的进程、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国的中等收入转型》:围绕中国的中等收入转型问题展开研究。
《数字普惠金融的中国实践》:结合中国的实践,探讨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
《告别中国奇迹》: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和未来走向进行了思考。
最新动态:2024 年,他在博鳌亚洲论坛思客会上表示,未来需要的增长是创新驱动型的增长,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要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背后的关键是创新。此外,他还持续关注金融领域的热点问题,如数字金融的发展、金融监管改革等,并积极参与相关的学术交流和政策讨论活动。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