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莎菲·戈德瓦塞尔(Shafrira Goldwasser,1958年—), 麻省理工学院 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教授 、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学院(Weizmann)数学科学教授 ,美国工程院院士。 1984年,获得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博士。 2012年,她和 希尔维奥·米卡利 (Silvio Micali) 因其密码学的杰出工作获得计算机界最高奖 图灵奖 (T...
, 希尔维奥·米卡利(Silvio Micali),出生于意大利帕勒莫(Palermo) ,美国著名计算机学家、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实验室任职的计算机科学家 。 希尔维奥·米卡利1983年博士毕业于美国著名高等学府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 。从1983年起担任麻省理工学院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部门的计算机科学教授 ,主要研究密码学和信息安全的理论 ,2012年与伯克利校友、麻省理工同...
,Judea Pearl美国以色列裔计算机科学家和哲学家,因其人工智能概率方法的杰出成绩和贝叶斯网络的研发而知名。2011年,他因通过概率和因果推理的算法研发在人工智能取得的杰出贡献而获得图灵奖。 ,JudeaPearl美国以色列裔计算机科学家和哲学家,因其人工智能概率方法的杰出成绩和贝叶斯网络的研发而知名。2011年,他因通过概率和因果推理的算法研发在人工智能取得的杰出贡献而获得图灵奖。...
,2007年图灵奖得主,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法国科学院院士、法国工程院院士。 Joseph Sifakis:第一位荣获图灵奖的法国研究人员 回目录Joseph Sifakis和Edmund Clarke(卡耐基梅隆大学CMU教授)及Allen Emerson(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教授)于2008年2月4日一起荣获了2007年度的图灵奖。 Joseph Sifakis Joseph Sifakis图灵奖由 美国计算机协会 (ACM)于1966年设立...
, 近日,美国计算机协会(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简称 ACM)将 2021 年度图灵奖授予田纳西大学电气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系教授杰克·唐加拉(Jack J. Dongarra),以表彰其在高性能计算发展上的重大贡献,该奖项相当于“计算领域的诺贝尔奖”。 在唐加拉过往的生命中,有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计算机科学和数学的世界之间穿梭。谷歌 AI 业务负责人杰夫·迪恩(Jeff Dean)这样评价道, “唐加拉的工作从根本上改变并推动了科学计算。”值得一提的是,在...
,大卫·帕特森于1976年毕业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毕业后加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现担任该校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名誉教授。 大卫·帕特森的研究方式是:首先找出IT行业的关键问题,再集合各个学科的老师和研究生来回答这些问题。通常,他可以在演示系统中找到问题的答案,这些演示系统后来应用到了商业产品中。 这些项目不但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还为IT领域培养了领导人才。其中最为知名的项目有:精简指令集计算机(RISC)、廉价磁盘冗余阵列(RAID)和工作站网络(NOW),每个项目都创造了价值数十亿美元的产业。 大卫...
,我们天天用的互联网,其中重要的服务组成部分就是万维网,万维网的出现,将人们使用互联网的时间提前了20年。 万维网的发明者蒂姆·伯纳斯·李爵士曾在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的网络时代部分出现,为了向他致敬,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专门设立了“感谢蒂姆”环节,伯纳斯·李爵士当时则坐在自己熟悉的电脑前,接受全球人民的掌声。 1955年6月8日,伯纳斯·李出生于英格兰伦敦西南部。他的父母都参与了世界上第一台商业电脑,曼切斯特1型(Manchester Mark I)的建造。 伯纳斯-李在辛山小学念小学,在伦敦伊曼纽尔公学念...
, 迪然•阿彼林(Diran Apelian),美国国籍,材料科学与工程专家。1945年10月出生于埃及开罗。1972年获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冶金与材料学博士学位。现任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UCI)工学院教授。2009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2007年当选为欧洲科学院院士,2008年当选为美国矿物、金属与材料学会(TMS)理事长,202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阿彼林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是金属材料凝固科学和铸造技术。半个世纪以来,他在液态合金的精炼与净化理论、凝固组织演化机理与...
,迈克尔·斯通布雷克1943年10月11日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纽伯里波特。迈克尔·斯通布雷克是一位美国计算机工程师,还是2014年计算机协会A.M. 图灵奖得主,因其在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和数据仓库(DWH)的创建、开发和改进方面的基础工作而闻名于世。 1965年,斯通布雷克获得普林斯顿大学电子工程学士学位,此外,他分别于1966和1971年获得密歇根大学获得工程硕士学位和计算机信息与控制工程博士学位。随后,他担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系的助理教授。 在伯克利任职期间,斯通...
, 鲍哲南(Zhenan Bao),美国国籍,柔性电子学家。1970年11月出生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1995年获得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现任美国斯坦福大学化学工程系主任、K. K. Lee特聘教授,化学系和材料科学工程系客座教授。2016年,鲍哲南教授创立斯坦福大学可穿戴电子中心并任主任,同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2017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发明家学会会士,202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鲍哲南教授是有机电子材料和器件领域的国际著名学者,是国际同行公认的...
, 男,俄罗斯国籍,空间地球科学家。1947年10月生于原苏联波尔塔瓦,1980年获工学博士学位,1990年获理学博士学位。2003年当选俄罗斯科学院院士。现任俄罗斯科学院副院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长,兼任俄罗斯联邦教育和科学部/俄科院空间观测科学研究所所长。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邦杜教授的主要学术贡献是为创建针对海洋、大气、陆地和近地空间的空间观测系统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并在自然灾害监测、环境保护、海洋探测和相关地球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系统性成就。他开发了海洋遥感空间频谱测量和多频无线...
, 法国国籍,化学家。1951年12月生于阿尔及利亚。1979年获得法国巴黎第七大学博士学位。2002年当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 克里斯汀·阿芒托主要在电分析化学和生物电化学领域以及有机金属均相催化化学领域作出了重大科学贡献。他提出并建立一系列理论和实验新方法,将电化学技术创新性地应用于解决分析化学/生物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等多个化学研究领域的重要机理性问题。他的主要学术成就包括:1)发明超微电极技术并开拓性应用于微纳米科学研究:开创并发展超微电极技术,使生物电分析化学的检测下限降低到...
, 男,瑞典国籍,气候学家。1961年7月生于江苏泰州。1992年获得德国美茵兹古腾堡大学博士学位。现任瑞典哥德堡大学August R?hss讲席教授,哥德堡大学理学院副院长(主管科研)。2010年当选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2013年当选哥德堡皇家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2015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17年当选瑞典皇家科学院地学部侯任主任(2018-2023年)。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陈德亮是一位国际著名的地球系统科学的倡导和践行者,研究工作贯穿地理科学和大气科学。他系统研究了欧洲、...
, 地质学家,美国国籍。1957年获美国斯坦福大学学士学位,1958年获该校硕士学位,1961年获耶鲁大学博士学位,1970年任美国莱士大学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85),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1997年获中国政府颁发的“友谊奖”。 伯奇费尔教授在大陆地质、构造地质等专业有很高的学术造诣,在国际地学界享有盛誉。自60年代以来,对世界上重要的非碰撞造山带和碰撞造山带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为提高对造山带的构造演化和构造形式等规律的认识做出了突出贡献。80年代初以来,大力倡导并从事大陆构造的研究,推动...
, 丹麦国籍,物理化学家。1952年10月生于丹麦霍森斯。1978年获得丹麦奥尔胡斯大学博士学位。1996年当选为丹麦自然科学学院院士,1997年当选为丹麦科学技术学院院士,1998年当选为丹麦皇家科学院院士。 弗莱明·贝森巴赫的研究领域涵盖纳米学科的多个方面。他在过去20多年里致力于新型可变温度快速扫描探针显微术和其他各种表面敏感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已经应用于物理、化学、生物和医学等多个领域,取得了多项科技成就并对表面物理化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至今为止已发表学术论文500多篇,包括Sci...
, 美国物理学家。1970年毕业于美国罗切斯特大学,1976年获伯克利加州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93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1978-1987年在美国电报电话公司贝尔实验室工作。1987年至今任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 朱棣文教授长期从事原子物理、激光科学方面的研究。由于在激光冷却和捕陷原子方面的独立的、开拓性的研究,与ClaudeCohen-Tannouji和WilliamD.Phillips共获199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1985年,他与同事用一组交叉激光束产生了“光粘胶”效应,在光粘胶中靶原子的速度由...
, , ...
, 美国电机工程学家。1960年毕业于美国伊利诺斯大学,1961年、1968年先后获该校硕士、博士学位。美国科学院院士(1985)、美国工程院院士(1985)、美国科学与艺术院院士(1989)。美国AT&T公司贝尔实验室半导体研究所所长、教授。 卓以和教授是国际公认的分子束外延、人工微结构材料生长和在新型器件研究领域的奠基人与开拓者。对Ⅲ-V族化合物半导体、金属和绝缘体的异质外延和人工结构的量子阱、超晶格及调制掺杂微结构材料系统地开展了大量先驱性的研究工作。用研制的新材料,最先研究成功10多种极...
, 法国国籍,应用数学家。1938年10月生于法国巴黎,1966年获得美国 Case技术研究所博士学位,1971年获得法国巴黎大学国家博士学位。1991年当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2000年当选为法国工程院院士。 菲立普·希阿雷主要从事应用数学与计算力学领域的研究。他一直致力于运用并发展深刻的数学工具来求解力学与现代工程中的重要问题,并做出了重大的成就和贡献。主要成就有:1.为有效地求解流体力学及固体力学中的一系列重要问题,他对建立有限元素法的理论基础做出了基本的贡献。于1978年出版的专著现已...
, 美国物理学家。1962年毕业于台湾成功大学。1965年、1968年分别获美国Fordham大学、圣迭哥加州大学硕士、博士学位。1989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人文科学院院士和英国皇家学会外籍会员。1988年获美国国家科学奖、美国科学院Comstock奖,1994年获超导科学卓越成就奖。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敦大学超导研究中心主任、物理系教授。 朱经武教授是高温超导研究的先驱者和液氮温度超导电性发现者之一。这一成就对整个超导研究和凝聚态物理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朱经武教授是美籍华裔学者中较早与我国...
, 以色列国籍,生物化学家。1947年10月生于以色列海法。1981年获得以色列理工学院博士学位。2004年当选为以色列人文和自然科学学院院士,2004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阿龙·切哈诺沃在人类细胞的蛋白代谢调控研究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一直致力于研究人类细胞中蛋白质的代谢调控机制及其与人类重大疾病发生的联系。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被授予阿龙·切哈诺沃和其他两位科学家—阿夫拉姆·赫什科和欧文·罗斯,以表彰他们发现了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机理。他们的成果就是发现了一种蛋白质“死亡”的重要机理。他们...
, 菲利普•西亚斯(Philippe Ciais),法国国籍,1966年2月出生于法国土伦。现任法国原子能中心气候与环境研究室教授,兼任中法地球系统模拟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法方主任。2016年获欧洲地球物理联盟哥白尼奖章,2018年获法国科学院多洛米厄奖,2019年当选法兰西科学院院士,202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西亚斯教授主要从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气候变化研究,在创建大气反演模型和陆面模式、揭示海陆碳收支、北半球碳汇、极端事件影响和冻土碳的贡献等方面...
, 地球物理学家。法国国籍。1948年3月出生于法国巴黎。1974年获法国巴黎第六大学地球物理学专业第三阶段博士,1977年获法国巴黎第七大学地球物理学专业法国国家博士。现任法国巴黎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法国巴黎第七大学教授、法国巴黎市市政府科学顾问团主席。法国科学院院士(2003)、欧洲科学院院士(1994)。 库尔提欧主要科技成就包括:势能场理论以及大地磁场瞬间变化规律, 发现了地磁场长周期变化的加速跳动;发现了首例大陆内部裂解的传播特性;定量地总结出西藏几个块体的纬度位移量以及陆内变形量,并对亚洲板...
, 美国国籍,材料化学家。1966年5月生于中国湖南。1994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现任斯坦福大学化学系讲座教授。2009年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2016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019年当选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 戴宏杰是国际纳米科技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他在该领域发表SCI论文300余篇,其中包括《Science》和《Nature》20篇,《Nature》子刊33篇。论文的SCI总引用次数约12万次,H-index为120。在2011汤森路透全球顶尖一百位化学家榜单上,他排名世界第七、华...
, 加拿大国籍,电子工程与应用物理学家。1955年6月生于圭亚那。1982年获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博士学位。现任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杰出教授、加拿大首席科学家。2006年当选为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以及加拿大皇家学会艺术、人文与科学院院士,2007和2012年当选为印度国家科学院和工程院外籍院士。2015至2017年任加拿大皇家学会科学院院长。 贾马·迪恩是国际公认的电子器件与系统噪声研究领域著名科学家。半导体硅器件的特征尺寸进入纳米尺度,无线通信对集成电路低功耗、高可靠要求不断增长时,半导体器件噪声成为...
, 路易斯•戴维多维奇(Luiz Davidovich),巴西国籍,光学理论学家。1946年6月出生于巴西里约热内卢。现任巴西科学院院长、发展中国家科学院秘书长、国际科学理事会执行董事等职务,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教授。1995年当选巴西科学院院士,2000年获得巴西国家科学功绩勋章,2001年获得发展中国家科学院物理学奖,2003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06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09年当选美国光学学会会士,2010年获得阿尔瓦罗?阿尔贝托海军上将奖,2014年当选美国物理学会会...
, 1940 年 3 月 26 日出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 1956 年以全额奖学金进入哈佛大学学习自然科学、数学以及历史、文学,获得物理与化学学士学位。随后进入麻省理工学院气象学系,师从多位世界级气象学家攻读动力气象学,提出大气中全球尺度扰动(由陆地和海洋的大尺度动力与热效应激发的全球波),并先后获得麻省理工学院气象学硕士、博士学位。 1968 年, 迪金森 受邀加入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 NCAR ),在气象学领域获得多项开创性成果并赢得国际声誉。他率先...
, 美国国籍,地球化学家。1953年3月生于美国波士顿。1976年获麻省理工学院学士,1988年获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发表293篇论文,其中Nature和Science 34篇,过去两年是地球科学领域第二高引作者,也是地球化学领域的最高被引作者。2004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2011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曾获多项重要国际奖项。 艾思本从事同位素地球化学与过去气候变化研究。海洋沉积、冰心和黄土被视为过去全球变化研究的三大支柱,艾思本应用他建立的质谱铀-钍测年技术,为洞穴沉积发展为与之并...
, 男,波兰国籍,生物学家。1949年3月生于波兰。1971年毕业于华沙大学,1975年获得波兰Nencki生物研究所博士学位,1983年取得波兰Nencki生物研究所科学博士特许任教资格,1993年被波兰共和国总统授予教授称号,2007年当选波兰科学院院士,2012年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杜辛斯基教授从1990年起担任波兰科学院Nencki 研究所生物能量实验室主任,2008年至2009年曾担任波兰科学与高等教育部副部长,负责科学事务及欧洲合作工作,2010年至2014年担任波兰科学院生物和农业科学分部...
, 伯纳德·L·费林加(Bernard Lucas Feringa),男,1951年5月生于荷兰,荷兰国籍,2016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78年获得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博士学位。现任荷兰格罗宁根大学Jacobus H. van?t Hoff分子科学杰出教授、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2004年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外籍荣誉院士、2010年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2019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伯纳德?L?费林加的研究领域主要为分子机器与有机不对称催化。他合成出世界首个人工分子马达,通过结构工程实现对分子马...
, 古植物学家。丹麦国籍。生于丹麦霍尔斯特布罗(Holstebro)。1971年毕业于丹麦奥尔胡斯(Aarhus)大学,1980年获该校博士学位。她是丹麦皇家科学和文学院院士、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挪威科学和文学院院士,并担任国际古植物学会主席。 傅睿思教授主要从事探索被子植物的起源、早期演化和辐射,以及其兴起对生物界和地球环境的作用和影响方面的研究工作。在瑞典南部白垩纪沉积中发现了丝炭化(fusainized)的花化石,并应用电子显微技术研究并恢复了花的三维结构。其后,发现并研究了多类被子植物的化石,追...
, 男,荷兰和英国双重国籍,物理学家。1958年10月出生于俄罗斯。1987年获得俄罗斯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博士学位。现任英国曼彻斯特大学Regius教授和英国皇家学会研究教授。2007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2012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盖姆教授主要从事二维原子晶体材料研究。他的主要学术贡献包括:(1)于2004年率先剥离出石墨烯,并对其电学、光学性质等进行了开创性研究,发现了石墨烯中的载流子表现出二维狄拉克费米子特性,具有半整数量子霍尔效应、室温量子...
, 信息维护中 ,信息维护中...
, 德国国籍,数学家。1948年9月生于德国施韦尔姆。1977年获得德国波恩大学博士学位。1995年当选为德国柏林科学院院士,1999年当选为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2005年当选德国Leopodina科学院院士,2011年起担任爱因斯坦基金委主席,2015年10月起担任柏林科学院院长。 马丁•格勒切尔的研究领域广泛,涉及优化、离散数学和运筹学。他在混合整数规划、组合优化几何化方法(凸多面体理论、凸组合、凸几何、割平面法、分支定界法等)、图论和拟阵理论、特殊组合优化问题(旅行商问题、最大割问题、...
, 美国国籍,固体力学家。1963年12月生于中国四川成都。18岁即从西安交通大学毕业,1988年获得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2012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高华健的研究领域是固体的宏微观形变和破坏行为。他主要的三项科学成就是:创立基于微观机制上的应变梯度理论和发展微纳米塑性变形机制的模拟计算,建立纳米生物结构的力学理论体系,创立超音速和超弹性动态断裂力学。基于位错力学,高华健从描述材料强度与位错密度之间的Taylor律出发,用一个多尺度的范式创立了MSG理论;他的MSG理论和微纳米塑...
, 米夏埃尔•格雷策尔(Michael Grätzel),瑞士国籍,物理化学家。1944年出生于德国多夫歇姆尼茨。1968年在德国柏林自由大学获化学硕士学位,1971年在柏林工业大学获物理化学博士学位,1972—1974年在美国圣母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1977年至今一直在瑞士洛桑理工学院工作,现任瑞士洛桑理工学院界面与光子学实验室主任、教授。2012年当选为欧洲科学院院士,2014年当选为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016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发明家学院会员,2019年当选为瑞士工程科学院院士,2021年当...
, 美国国籍,有机化学和高分子科学领域专家。1942年生于美国肯塔基州。2005年与Schrock和Chauvin同获诺贝尔化学奖。现为美国科学院,工程院,艺术与科学院三院院士。 罗伯特•格拉布斯的主要研究领域为有机化学和高分子科学,最突出的成就是烯烃复分解反应(OM)研究与开发:通过氘代实验阐明了OM的机理。在机理启发下,将催化剂由金属盐等发展到高效的金属亚烷基化合物和钌系催化剂。其特点是活性高,对其它官能团容忍性好,不怕氧不怕水,工业应用更为方便,将OM发展为一个十分有用的反应。&nbs...
, 美国国籍,物理学家。1941年2月出生于美国华盛顿。1966年获得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学位。1985年当选为美国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1986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2004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戴维•格罗斯在理论物理,尤其是规范场理论、粒子物理和超弦理论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开创性的研究成果。他是量子色动力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量子色动力学作为描述自然界四种基本作用力之一的“强相互作用力”的基本理论,成为研究强子性质和原子核物理的基础。他与合作者发现强相互作用具...
, 大卫?哈雷尔(David Harel),以色列国籍,计算机科学家。1950年4月出生于英国伦敦。1974年获以色列巴伊兰大学大学学士学位,1976年获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硕士学位,1978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2015年起担任以色列人文和自然科学院副院长,2021年9月起担任以色列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长。2010年当选为以色列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2014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2019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20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2021年当选为中...
, 马丁•海尔(Martin Hairer),英国国籍,数学家。1964年3月出生于瑞士日内瓦。2001年获得瑞士日内瓦大学博士学位。现任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教授。2008年获伦敦数学会Whitehead奖和Philip Leverhulme奖,2013年获费马奖,2014年获Froehlich奖及菲尔兹奖,2020年获“2021年度数学突破奖”,2014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2015年当选为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奥地利科学院院士及美国数学会会士,2016年当选为德国柏林布莱登堡人文与科学院院士,...
, 比尔•汉森(Bill S. Hansson),瑞典国籍,进化神经行为学家。1959年1月出生于瑞典。1988年获得隆德大学博士学位。现任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学会(以下简称“马普学会”)副主席,化学生态学研究所所长,进化神经行为学系主任。2010年当选为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2012年当选为欧洲科学院院士,2016年当选为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非洲科学院院士,202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汉森教授长期致力于化学生态学、神经行为学和嗅觉领域研究。他开创了许多神经科学研究的重要问题和...
, 物理、化学、材料学家。美国国籍。1936年12月生于美国爱荷华州苏城。1961年获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博士学位,2000年获我国华南理工大学名誉理学博士学位。1982-1999任该校有机及高分子固体研究所所长。美国科学院院士(2001)、美国工程科学院院士(2002)。 黑格在有机及导电高分子材料与器件及低维物理研究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成就。他对物理及材料科学的主要开创性贡献有:1973年发表对TTF-TCNQ类高导有机电荷转移复合物的研究,开创了有机金属导体及有机超导体研究的先河;1976年发...
, 以色列和瑞士国籍, 生物化学家。1937年出生于匈牙利。1965年获耶路撒冷希伯莱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69年获耶路撒冷希伯莱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学位。2000年当选为以色列科学院院士, 2004年获诺贝尔化学奖。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阿夫拉姆·赫什科主要从事泛素调节蛋白质降解领域的生物化学研究。阿夫拉姆·赫什科等发现, 人体细胞通过 “贴标签”的方法,将那些被“贴上标签”的蛋白质进行降解。 他通过设计高选择性的实验研究系统, 发现了泛素通路复杂级联反应对细胞蛋白的降解过程, 证...
, 基思•威廉•海珀(Keith William Hipel),加拿大国籍。1946年3月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基奇纳市。1975年获得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博士学位。2013—2015年任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长,长期担任滑铁卢大学系统设计工程系教授。1997年当选为加拿大工程院院士,1998年当选为加拿大皇家学会会员,2016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202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海珀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水资源管理和环境系统工程。他创建了系统环境计量学方法及记忆仿真算法,建立了非...
, 控制论专家。美国国籍。生于中国上海。1953年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1955年获该校硕士学位,1961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61-1969年,先后任美国哈佛大学应用物理与工程系助教授、副教授。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1988)。 何毓琦教授长期从事系统控制科学及工程应用研究,在最优控制、微分对策、团队论、离散事件动态系统和智能系统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是动态系统现代控制理论的创导者之一。开创了微分对策的研究方向。在模式识别领域提出了Ho-Kashyap规则等。与合作者共同开辟“Nonzero;...
, 美国国籍,系统生物学家。1938年10月出生于美国蒙大纳州米苏拉。1964年获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医学博士学位,1968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生物学博士学位。现任美国普罗维登斯健康与服务中心高级副总裁及首席科学官,系统生物学研究所共同创始人及首席战略官。1982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2003年当选为美国医学院院士,2007年当选为美国工程院院士。 莱诺·伊·胡德是国际系统生物学创始人,也是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倡导者之一。他在分子免疫学及基因组学的研究方面取得了诸多重要成就,同时为生物技术创新和产业...
, 生物学家。瑞典国籍。生于瑞典斯德哥尔摩。1962年毕业于瑞典卡罗琳学院,1971年获该校医学博士学位。1969年至今,先后任瑞典卡罗琳学院助教授、神经科学系副主任、教授,以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总委员会委员。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1985)、欧洲科学院院士(1989)。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84)、美国艺术及科学院外籍院士(1996)、意大利国家林琴科学院外籍院士(1993)和丹麦皇家科学与文学院外籍院士(1996)。 霍克弗尔特教授是化学神经信息传递形态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在神经元递质的组织化学特...
, 美国国籍,计算机科学家。1939年10月生于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1964年获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曾获ACM图灵奖(1986)、IEEE冯诺依曼奖(2010)、美国工程院西蒙雷曼奖创始人奖(2017)。现任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2009)、国家工程院(1989)、国家艺术与科学院(1987)院士。曾任美国总统国家科学委员会成员(1992-1998)。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霍普克罗夫特的研究领域是理论计算机科学。他将计算机科学萌芽阶段的零散结果总结为具有整体性的系统知...
, 男,美国国籍,固体力学家。1962年11月生于北京。1984年获北京大学学士,1990年获哈佛大学博士。现任美国西北大学冠名讲席教授。2010年当选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2017年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和欧洲科学院院士。他是美国固体力学领域75岁以下科学院或工程院院士中文章引用率最高的学者;是二十年来(1998-2017)世界固体力学领域文章引用率最高的学者;是迄今为止世界固体力学领域文章引用率最高的华人学者。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黄永刚研究材料和电子器件的力学行为,主要科技成就包括...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
江苏鸿声无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http://www.jshswx.com/
专家授课、名人演讲、名人邀请讲课
名人演讲
名人背书
名人邀请
名人邀约
专家演讲
专家背书
专家邀请
专家邀约
授课邀请
邀请邀约
宣传图片
邀请讲课
联系我们
公司简介
主营业务
行业动态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感谢演讲公司技术支持